返回报网首页 |   版面导航
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     
当前版: 13版 上一版   下一版 上一期   下一期 往期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巴盐古道 血汗凝结的文化遗产
黄玉才
巴盐汉子的汗水凝成文化遗产
大山挡不住背盐汉子的铁脚板
  在渝鄂交界的崇山峻岭中,有一条由渝入鄂的古盐道,名曰“巴盐古道”。这条始于宋元时期的商贾军旅和盐运古道,承载着900余年云烟,积淀着丰富的历史,蜿蜒曲折犹如一条玉带,将渝东鄂西的秀美山川串在一起,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,2011年,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巴盐古道“盐运民俗”入选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川鄂盐运大道的形成

  史籍记载,古时四川地区的巴国或巴人所产之盐,被称为“巴盐”或“盐巴”。“巴盐古道”,又称“川盐古道”,是一条源于重庆东部 (原四川东部),对鄂、渝、湘、黔交汇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贯穿整个中国腹地的运盐古道,史书上也称“官盐大道”。

  四川也是产盐的“天府之国”, 自贡是产盐之都,巴人是一个与盐有着千丝万缕渊源的民族,故盐有“盐巴”之称,川渝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称呼。在供应湖北、湖南地区的彭水县郁山镇的盐泉枯竭后,湖广地区对川盐的需求与日俱增,于是“川盐销楚”“川盐济楚”便成为古代四川重要的商贸活动。

  川盐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,因三峡水流急湍、险滩密布极易翻船,而盐遇水即融化,于是又开辟了一条陆运交通线——川鄂盐运大道。这些盐运大道在翻越渝东的崇山峻岭后,进入湖北、湖南西部,再辐射到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,成为古代中国一条最为重要的商贸通道。

  川鄂盐运大道的分布

  川鄂盐运大道可分为纵向陆路和横向水路。陆路北起云安、大宁,南起渝东南的酉阳、秀山、黔江、彭水,翻越大巴山、巫山、方斗山等大山后,进入湖北西部。而水路由北向南主要有三条:第一条是起于云阳、奉节、巫山,沿长江而下,过巴东、兴山、宜昌直入湖北;第二条起于忠县、万县、利川,经清江,过长阳入湖北,汇入长江水道;第三条是以酉水流域为起点,入沅江,经湖南常德进入洞庭湖。

  在古代,人们运输货物只能用肩挑背扛马驮驴驾,每日行程不过60里。因此,路途上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集市,后来渐渐扩大变成村镇,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古镇的雏形。

  “巴盐古道”因盐而兴,成为推动经济、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连接不同地域、不同民族文化的纽带,具有持续时间长、跨度范围广、文化影响力大的特点。如今,这些古盐道沿途,名城古镇众多,各族文化交融,被历史学者称为“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”。

  川鄂盐运大道的兴废

  石柱境内也分布着数条盐运大道, 以长江边的重要水驿西界沱到湖北的“千里古盐道”最为著名,在川盐销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。

  古代的巴蜀地区,主要靠盘旋于深山峡谷的石栈道与外界联系,陆运货物主要靠“背子客”“背二哥”肩挑背驮、艰难跋涉。羊肠小道、陡险崎岖、梯路入云、翻山越岭……这些词语就是当时这里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。

  这条盐运大道也称“三尺道”,以西界沱为起点,翻越方斗山楠木垭,经王家青龙场(或鱼池坝),过石家坝,进入黄水坝,再经锅厂口(或经梨子坪进入枫木乡)、青冈坪、坡老巷、回面坡、万胜坝、八角庙、摩天坡、冷水溪,翻越“川鄂屏障”七曜山险关石门坎,到达湖北利川、恩施等地,全程300多公里。3尺多宽的青石板路上,深陷的打杵足印记录了土家先民用血汗谱写的交通史和商贸史。

  这条古盐道上的西沱镇,是古代闻名遐迩的“盐镇”,以经营自贡盐享誉巴蜀内外。明清时期,这里更是长江边商业贸易往来的古场镇,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“下盐店”等建筑,便是清代的杰作,也是“川盐销楚”的历史见证。

  到了近现代,因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和公路、铁路的建成,这条川盐古道逐渐失去了作用,直至被废弃,变成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带。

  川鄂盐运大道的地位

  在历史上,川盐曾多次救国。第一次是清咸丰三年(1853年),由于太平军占领了长江一线,淮盐无法上运,清政府开始实行历时26年的“川盐济楚”政策,即在湖南、湖北贩卖食盐的徽商集团,由四川盐商代替。这期间,四川省仅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运送的食盐就达400万吨,上缴朝廷各种课税约合白银六亿七千万两。第二次是抗战时期,国民政府迁都重庆,为解决战时资金短缺问题,也为弥补两湖地区淮盐短缺之苦,国民政府发起第二次“川盐济楚”运动。资料显示,1944年,仅盐税收入就占四川国税收入的60%,约占全国国税收入的25%。

  川鄂盐运大道作为重要的商道,也有效促进了各地物资的流通,对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集镇的形成及繁荣具有重要作用。川鄂盐运大道不仅仅是运输食盐的通道,同时也是茶叶、马匹、铜矿、桐油、中药材、粮食、生漆、木材、丝绸等物资交流的要道。

  川鄂盐运大道的保护

  改革开放后,“巴盐古道”以其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。石柱县历届县委、县政府也高度重视,将以西沱古镇为代表的“巴盐古道”文化纳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范围,在投入资金修复、采取措施保护、加大力度宣传、打造品牌和开发利用上下足了功夫,并取得明显的成效。

  2003年,西沱镇被列为中国首批十大“历史文化名镇”。2008年,西沱古镇的云梯街被评为巴渝十二景,命名为“西沱天街”。2011年,该县巴盐古道“盐运民俗”入选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为保存古道文化,铭记古人艰辛,民间力量也加入到“巴盐古道”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。西沱镇沿江社区居民谭红建、黄宁平等,在走访了多位尚存人世的“背子客”后,发掘整理了一系列“巴盐号子”,并成立了西沱古镇“巴盐汉子民俗表演队”,义务为游客表演“盐运民俗”, 用肢体语言,再现了背盐汉子的艰辛,受到市内外民俗专家和广大游客的极大关注。谭红建还组建了“老瓦片巴盐古道博物馆”,“老瓦片”位于西沱镇云梯街中段,原为张爷庙。2000年,谭红建将其购买下来,成了老街上的第一个博物馆。

  消失在岁月长河中的“巴盐古道”正以一种新的形式,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,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将赋予新的内涵,重新焕发出光芒,造福沿途广大百姓。

  (通讯员 黄玉才 文/图)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今日要闻
   第03版:今日要闻
   第04版:黔江要闻
   第05版:武陵新闻
   第06版:我文明,黔江文明;我美丽,黔江美丽!
   第07版:黔江新闻
   第08版:民生新闻
   第09版:企业资讯
   第10版:教育在线
   第11版:深度关注
   第12版:副刊·吊脚楼
   第13版:武陵民族
   第14版:国际风云
   第15版:社会新闻
   第16版:广告
巴盐古道 血汗凝结的文化遗产
邻鄂镇:民族政策法规深入人心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