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株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019年07月17日  

  株洲日报记者 邓伟勇

  干事创业,关键在人。新中国成立70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,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,通过体制机制创新,打造人才高地,为株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。

  严管厚爱,一批80后、90后干部脱颖而出

  推进企业与地方干部“双向交流”,首次从株硬集团、中车集团等企业推荐选拔优秀国企高管充实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。率先探索市场化选聘国企高管,打破身份、地域、所有制等界限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尤其是近年来,市委全面贯彻党的干部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坚持正确用人导向,不断规范选人用人工作,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、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。

  突出政治标准,将好干部“20字标准”具体化,旗帜鲜明地提出了“六重六用”的用人导向,注重选拔政治上靠得住、工作上有本事、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。大力推进选调生工作,在全省率先出台选调生考核管理办法,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,每年围绕“中国动力谷”十大产业体系向重点高校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,放在基层一线“墩苗”历练,一批80后、90后干部脱颖而出。

  同时,着眼地域经济发展需要,采取点名调训制,打破传统主体班分级分层模式,坚持内培和外训相结合,在市内,举办“产业项目建设年”、乡村振兴、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等专题培训班;在市外,围绕产业发展、园区攻坚、党建引领等主题开展培训,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
  对于干部,严管之余还要厚爱激励。结合市委巡察工作,我市开展7轮、68个单位选人用人检查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加强个人事项报告、因私出国(境)管理、“12380”信访举报受理查核等日常监督,在全省率先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》,制定6个配套文件,为广大干部撑腰鼓劲、减负减压。

  11219个基层党组织,遍布全市各领域

  管党兴党,重点在基层,关键在基础。我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、以增强政治功能为目标,着力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。截至目前,我市有基层党组织11219个,形成了遍布全市、覆盖各领域。

  出台《任用干部看党建实施办法(试行)》,制定县市区委书记和组织部长、市直单位党委(党组)书记、乡镇(街道)党(工)委书记、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等7类人员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,持续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,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种好“责任田”。

  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和“头雁培训计划”,择优选任退出领导岗位干部、优秀退伍军人、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、致富能手到村任职,村(社区)班子整体素质明显提升。在全省率先启动发展党员计划生成机制改革,制定《发展党员工作全程纪实管理实施办法》,有效保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、纯洁性。

  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,战斗堡垒更加坚固。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,广大党员奋战在项目建设、脱贫攻坚、扫黑除恶、抗灾救灾等第一线。5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投身到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,认领服务群众项目近12万个;6300多名党员奋战在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项目最前沿;10多万名党员冲锋在脱贫攻坚主战场。

  各类人才在株洲大显身手、大展才华

  人才是发展之基、创新之要、竞争之本。我市坚持党管人才,聚焦“一谷三区”建设,积极对接芙蓉人才计划,努力把株洲打造成人才汇聚之地、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。

  相继出台“万名人才政策”“人才30条”及其17个配套细则,健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“1+X”人才政策体系,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形成了人才政策洼地,我市也成为中组部在湖南唯一人才工作联系点。实施“人才30条”以来,全市分类认定高层次人才2638人,遴选核心专家294名;发放人才发展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,提供人才购房公积金贷款2.3亿元;建成人才公寓2137套,同时帮助解决子女入学、配偶就业、医疗看病等难题。

 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,让各类人才在株洲大显身手、大展才华。截至目前,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达20家,进站院士21人;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214家;建立众创空间48个,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;建设创业示范基地31家,创新平台总数达390家,入驻各类市场主体2300个。

  同时,我市对本市专家、人才进行全面梳理摸排,与中科院、智联招聘联合,分类分层建立规划建设、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教育卫生、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人才大数据平台。实施“万名人才计划”,举办院士专家株洲行、科技特派员、卫生人才135工程、教育千名人才工程等活动,培育本土领军人才57人,工匠技能人才8万人,乡村致富带头人210多人。

  图说发展

  A、基层党组织建设

  截至目前,我市党的基层组织从1951年的7个基层党支部发展壮大到目前的11219个基层党组织,形成了遍布全市、覆盖各领域的党组织网络。

  B、党员队伍建设

  截至2018年底,全市党员总数达到24.5万多名,相比建国初期的110名党员,增长了2000多倍。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党员达6万多人,占到党员总数25%。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党员中,35岁以下的占到76.8%,女性占到45.6%,高中以上学历的占到97.2%。

  相关新闻

  党旗在每一个阵地高高飘扬

  我市坚持分类施策、分类推进,分领域出台党支部“五化”建设“1+10”系列文件,切实增强了基层党建的实效性、精准度,让党旗在每一个阵地高高飘扬。

  在农村,实施“三个三年行动计划”,累计投入9.25亿元,提质改造94个乡镇(街道)、897个村(社区)便民服务场所。在城区,构建城市基层党建“1+1”、党建引领城乡治理“1+7”系列文件制度体系,成功创建“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”。在机关,以“五化”为统领和抓手,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。在学校、医院等事业单位,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,着力解决重业务、轻党建等难题。在国企,强化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,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,实施“植根铸魂”工程,推动国企党建30项重点任务落地。在“两新”组织,把党组织建到商务楼宇、商圈市场、园区企业和网络电商里,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系企业。

  制图/王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