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B02:地理地貌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一个村庄的集体副业
  即使是“生命禁区”,依然烧灼着人的欲望——欲望变成淘金者手中的沙金,变成“美丽少女”脸上的深坑。可可西里矿产资源丰富,沙金是其中之一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可可西里曾变得面目全非。这块人间天堂遭到了盗窃者的摧毁,仅仅因为黄金对人心贪婪的诱惑。

  《新周刊》特派记者黄俊杰2009年在他的调查报道《可可西里的欲望与救赎》中有过这样的记述:

  上措隆村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大才乡。这个村有着历史悠久的副业——淘金,是一个公开的秘密。

  来这里之前,我已经在湟中县坊间听过这条村的故事。在茶余饭后,讲述者用的是羡慕的语气和传奇的口吻——这些无从考据真实性的传说包括:村里每个村民都有一样日常装备——M16自动步枪:村里靠淘金起家的四兄弟,才是真正的青海首富;曾有绑匪绑架上措隆村的首富孩子,孩子如何被惊心动魄地赎回……

  一篇《一个回族农村副业变迁的人类学个案考察》的文章描述过上措隆村的过去。据说解放前参与淘金的上措隆人有两种人,最穷的人和最富的人。有钱的大户人家雇佣“沙娃”进入诸如曲麻莱、大厂等矿区进行采金。由于缺少车辆,“沙娃”背着自己的行李及淘金的工具一步一步走进荒山野岭,一旦得了病就没有了生还的希望,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友死去。

  如今,在上措隆人熟悉的目的地,多年的淘金已让地表浅层的金沙被淘走,机械动力成为新淘金时代的工具。机械作业扩大了淘金的规模,改变了人际关系,形成复杂的利益链——《考察》中写道:“原先主要靠家庭成员进行的淘金活动,需要补充更多的非家庭成员参与,还必须为日益膨胀的资本投入借债贷款。只有那些人口较多、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家族才能筹集到大量的钱财,将承包的金场以家族为单位,分割成小块承包给本村其他人。这种特殊生计方式,产生了新型社会组织。”

  上措隆村并非四部淘金的“孤岛”,它存在于一个地区或隐秘或半公开的黄金交易链中。在青海的海东地区,在湟中县、大通县、民和县等县城的农闲时间,村子里的男人去淘金当副业,俨然是一种“传统”。

  在湟中县的上十字路口的百货商场,有一个收金砂的小柜台。它与摆放最新款手机的玻璃柜台和睦共处,如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老板对我说:“这里也收也卖也提纯。看你金砂的成色,收的话201元一克,买的话220元一克。”时间是2009年的5月28日。老板报出的金价与当天黄金的纽约收盘价,相差不超过10元。

  “每年一到农闲,你去看湟中县下面的村子,男人都淘金去了,只有留守的女人和孩子,等男人们回来,有的人家一夜暴富,有的人家只是白忙活了一场。”在湟中县土生土长的王玉说。

  他向我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:海东的男人们,每年在青藏高原冻土融化的时候,跟随淘金老板进入荒山野岭,做着看似“没有成本的买卖。”至于能否回来,则各自听天由命。这些淘金老板既有当地人,也有来自四川、湖北等地方的“过江龙”——他们有比海东人更先进的、“一到三人就可以操作”的设备,彼此形成竞争。据说最有经验的老板,能从各种门路得到精细的勘探图纸:最有势力的老板,会带着庞大的车队、人马和枪支,分几个摊子作业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A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A02版:综合新闻
   第A03版:视点·关注
   第A04版:科闻天下
   第A05版:视觉·图说
   第A06版:农牧科技
   第A07版:生命·健康
   第A08版:乐享科技
   第B01版:生态科普专刊·可可西里
   第B02版:地理地貌
   第B03版:自然资源
   第B04版:生态保护
   第B05版:探秘科考
   第B06版:荒野密码
   第B07版:专家访谈
   第B08版:绝美风光
原始+独特 造就“高原中的极品”
一个村庄的集体副业
青海科技报地理地貌B02一个村庄的集体副业 2019-04-24 2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